怎么会有三万多毛爷爷的收入?见证人的工资每日开支完其实就剩不下多少。
稳定币与交易所的发展两者其实并不冲突,稳定币的规则有很多坑要填,去中心化交易所也有很多坑要填。
市场就是这个样子,头把交椅与市场份额已经被中心化交易所牢牢的控住了,即使是币安的DEX也是惨淡经营。
当然我们也可以向抹茶学习,这就要看OPEN与GDEX或者其它的网关型交易所怎么搞了,他们来搞的话,时效性与灵活性更大。
现在内盘做市商费用其实不高的,各种手续费返现,主要是现在的市场氛围太差,即使做了深度,也寥寥无人。
稳定币如果看前途的话,单单靠bts一个币种显然有些太单薄,加入几个大币种自然就能事倍功半,无息的做多杠杆抵押很多人会趋之若鹜的。
一些问题是,核心开发搞的很多功能几无市场需求或者还需要长时间的基础工作要做,对流量的吸引基本起不到太大的作用。
还有的问题是,收入结构的单一性,无法同时支撑见证人工资及开发支出,既不能产生通缩预期又不能对bts持有者挖矿分红,现在鲨鱼(jiucai)都是寻血而动的,两年前长持bts到现在,收益=0,很多人会蛋疼的。
https://github.com/bitshares/bsips/issues/194
我感觉这个思路就很好,收取费用的一半如果能给bts持有者按照币龄进行分红,就会相当于火币的矿池效应。
如果把比特股比喻做癌症患者,那我们应该找到他癌变的原点。个人觉得内盘除BTS自己,别的
交易深度几乎为0,是比特股最本质的痛点。导致内盘彻底沦为了BTS自己单币种的一个交易平台。虽然市场就是这个样子,头把交椅与市场份额已经被中心化交易所牢牢的控住了,但总会有部分用户会流进来,比特股也自带DEX光环,自带吸引力,现在的痛点是即使流进了部分用户,内盘的交易深度也会让用户流失,留不住除了炒BTS外的任何一个用户。后续的所有营销也好,推广也罢,都会徒劳无功。
比特股技术层面已经很稳定,修修补补也就好了。移动端也足够好用,种类也有了。稳定币搞了五年,暂时也能用起来了。我们一直想稳定币的使用场景,最好的使用场景是我们自己用,只有我们自己用好了,别人才会愿意用。
所以我认为,首要的第一任务,是掐断癌变源。申请专项worker,补贴做市主流币种,把主流币种和中心交易所持平,就算没深度,也得保证价格几乎持平吧?!最基本深度总得在那。至少做到流进来100个用户有1个愿意留下,而不是1个都留不下。换个角度讲,如果真的整个数字货币大环境又起来了,或者政策原因等特殊时期,我们总会分流进大量用户,我们是否有做过准备迎接?!毕竟,
做市了深度,可能也进来不了多少用户,但没深度,一定留不住一个用户。成立专项worker,补贴做市,短期可行,实现起来也好操作。比特股不是没钱,允许多次的试错。
分红机制个人也是建议搞起来,钱多钱少,总得让持币有个盼头。毫不夸张的说,
bts对用户来讲,是全球最差的平台币,即没有手续费减免,也没有持币分红。持币投票权对百分之99.99的用户是没感受的,也吸引不了用户,持币减免手续费需要后台改动,实现起来相对麻烦些,分红worker却很容易实现,也谁都能明白分红的好处。总得让持币者,看到希望。
所以我建议短期可以实施起来这两点。1:专项worker补贴做市。2:实行部分手续费结余定期分红机制。就一毛也分。 做了这两点,后续的宣推营销才能展开,后续的炒作手段才能铺开。我们是天然的DEX,首先
我们的基因是个交易所,所以我们也应该用中心化的交易所方式去发展交易所,DEX是技术层面,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吸引用户的地方。既然吸引了,也得让吸引进来的人愿意留下。成立OMO,成立基金去抵押兜底币价,多次的失败实践证明,都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只有治疗好自己,发展了自已。才能彻底的摆脱困境。只有持币共利共赢共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之道。只有全民共识有共利,才能抵制住BTS天然做空属性,达到共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