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讨论的思路和我想的不是太一样。
我的初始想法,就是典当。
典当是一个非常精确的词语表达了这个需求。
该DAC就是传统的典当行业在虚拟世界的应用。
典当的当事人各自的需求和动机都是非常明确的。
这个就是一个典型的典当DAC,不是有抵押的P2P抵押贷款(有很多差异)。
举个例子,张三有Me系统中的896股份1000股,他个人看好该公司的长期发展,所以不打算在三年内卖出股权获利。 在最近的一天,由于强烈看好一个虚拟币的市场机会,想很快获得一笔融资。这时候,张三利用典当DAC把1000股896的股份以比较低的折扣挂出去,申请融资20btc,典当时间为3天,并愿意向受当方出价2个BTC作为利息。李四看到张三的委托单愿意承担这个业务,支付20btc给张三,并获得1000股896的股权锁定。 如果3天后张三没能力或者放弃赎回,则系统自动将数字化的896股权正式转给李四。(这个例子中只是用简单的静态价格实行撮合,没有叫价或者拍卖确定利息的过程)
在这个需求中,张三是没有意愿要卖896股份的,但是由于急需资金,不可能给市场很长的时间去衡量典当物的价值,因此需要各方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利息会比其他的P2P抵押贷款高很多。 所以,需要典型的典当模式DAC以解决这个需求。
关于在当期中的典当物价值波动,对于合约双方都是无视的。 不论市场价格如果变动,DAC只是硬性执行典当合约,仅此而已。
这也是其他P2P借贷模式不会涵盖的需求。
了解楼主的想法了。不过我想到的是这样的用户场景会非常多么?另外这样的典当时效性特别强,如果没有很多用户关注并及时成功交易的话,这样的DAC存活的可能性有多高?
感谢关注

这个行业的需求我判断是比较广的,因为,在实体经济中,它本身就是其他传统的抵押借贷模式的有益补充,规模本身也不小。
正是由于典当需求本身的特殊性,才会从传统的经济领域派生出这个行业并获得长久的发展。
现实经济中的典当行业,体量谈不上巨量,这可能与大家觉得这个融资方式效率不高、手续复杂有较大的关系。
但是,这个搬到网上用DAC实现数字资产的典当,这个融资效率会高很多。
因为,数字资产自身在价值评估和权益转移上都容易、便捷了很多,所以,我觉得典当行业在虚拟世界会有较大的市场容量。
另外,关于委托单成交时效的问题,初步的判断是比较乐观的。因为,典当模式的生意比传统的P2P借贷利息高很多,基于资本的逐利原则,很可能不少投资者早上起来会先去刷一下典当DAC的挂单表,看能不能抢到一单。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典当DAC是其他更底层的应用(BTX 、ME 、DNS、其他链的XCP、NXT、MSC等等)的有效补充,只有底层dac们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这个DAC的价值才会真正发挥。
因此,市场是分层次的、发展也是有次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