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Topic: 讨论,Cryptonomex是否需要申请数字金融执照?  (Read 4596 times)

0 Members and 1 Guest are viewing this topic.

Offline Yao

  • Hero Member
  • *****
  • Posts: 534
    • View Profile
  • BitShares: yao
  • GitHub: imYao
再一次向重构世界金融之路出发


美国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宣布,Chain是其“区块链领航计划”的官方合作伙伴。
我看见这个新闻,就感觉纳斯达克真实瞎眼了
放着BTS工业级的性能不用,找个破伙伴,唉
野猪,帮BM给纳斯达克写一封自荐信吧
+5% 熊熊所言极是
我看到这个新闻的那一刻也是感觉:
怎么很多准备尝试区块链技术的圈外企业还在按图索骥、刻舟求剑,只知道国企一般要死不活不求突破的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对日新月异的比特股式的区块链技术视若无睹。 :'(

Offline Yao

  • Hero Member
  • *****
  • Posts: 534
    • View Profile
  • BitShares: yao
  • GitHub: imYao
ripple是公司运营金融相关业务。CNX只是为BitShares社区提供技术支持,CNX没有金融业务。
不要混淆CNX的主营业务和BitShares社区的事业。
+5%

Offline wuyanren

  • Hero Member
  • *****
  • Posts: 589
    • View Profile
感谢E神一直在默默的付出,传播正能量

Offline logxing

ripple是公司运营金融相关业务。CNX只是为BitShares社区提供技术支持,CNX没有金融业务。
不要混淆CNX的主营业务和BitShares社区的事业。
BTS Account:logxing

Offline chamme

  • Full Member
  • ***
  • Posts: 66
    • View Profile
  • BitShares: chamme
只要和法币沾边(兑换),既得利益就会整死你。但是魔鬼已经放出来了,比特币和比特股使得无法币交易成为完全可能并且完全安全。分布式货币和分布式交易所(无需法币兑换)使得蚂蚁群可以战大象了。生态圈发展还比较慢,但是是不可能被阻止的。纽约的神马许可就是一个外行的笑话——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银行和交易所,和他们有毛关系?!现阶段还是需要法币网关和中心化的支持法币的交易所,但它们只是暂时的历史发展中的产物,没有前途的。

Offline BTSdac

  • Hero Member
  • *****
  • Posts: 1219
    • View Profile
  • BitShares: K1
github.com :pureland
BTS2.0 API :ws://139.196.37.179:8091
BTS2.0 API 数据源ws://139.196.37.179:8091

Offline Musewhale

  • Hero Member
  • *****
  • Posts: 2881
  • 丑,实在是太丑了 !
    • View Profile
再一次向重构世界金融之路出发


美国股票交易所纳斯达克宣布,Chain是其“区块链领航计划”的官方合作伙伴。
我看见这个新闻,就感觉纳斯达克真实瞎眼了
放着BTS工业级的性能不用,找个破伙伴,唉
野猪,帮BM给纳斯达克写一封自荐信吧
MUSE witness:mygoodfriend     vote for me

Offline ebit

  • Committee member
  • Hero Member
  • *
  • Posts: 1906
    • View Profile
  • BitShares: ebit
https://bitsharestalk.org/index.php/topic,17174.0.html
正方认为,申请执照可以增加比特股网络的信用;反方认为:Cryptonomex不是交易方不用申请。

相关资料:ripple为什么申请执照?

为什么它可以比出租车便宜?关于Uber你可能并不知道的事
http://news.ittime.com.cn/news/news_4549.shtml
为什么它可以比出租车便宜?关于Uber你可能并不知道的事
钱敏杰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05月10日 20:59  评论:21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者按】这家成立六年、估值从零到410亿美元的公司,超越了人类商业史里所有私人公司的估值增长速度。而和它在中国广受欢迎、几乎一边倒的舆论支持不同,Uber在硅谷饱受争议。而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有大量对Uber的抵制、诉讼和管制上演。关于Uber,你可能并不知道的事有这些。



中国有个犹太人背景的风险投资基金(VC),在香港金钟的狭小总部里摆放着和各地领导合影的照片。这个基金的募资策略里,地方政府的母基金(FOF)是他的主要有限合伙人(LP)来源之一。外国人在中国做生意,已经不再像十几年前那样,莽莽撞撞,“不通国情”,比如ebay和yahoo场。各类PR公司提供在中国做生意的公关方案,扎克伯克也穿着西装和大大们谈笑风生。

Uber中国无疑有一个非常棒的PR团队。他把自己的全球核心业务UberX和UberPop改名为人民优步,在Uberapp里人民优步的车顶放着一颗五角星,这种话语体系和表征的运用深得中国时代精神。上周,广州工商、公安、交委联合查封广州Uber办公室事件在朋友圈刷屏,大家几乎一边倒的站队支持Uber。这家成立六年、估值从零到410亿美元的公司,超越了人类商业史里所有私人公司的估值增长速度。而和它在中国广受欢迎、几乎一边倒的舆论支持不同,Uber在硅谷饱受争议,Peter Thiel尽管也以Benchmark基金的LP身份间接投资了Uber,但在评价Uber时他用了一句“ethically challenged”(道德存疑)。而几乎在每一个国家,都有大量对Uber的抵制、诉讼和管制上演。我厌倦了一边倒式的站队,这和“让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并不一样,当我们谈论Uber,我们可能在谈论商业模式、科技也可能在谈论公共政策、垄断和政府职责,下文就试图给大家讲讲一个不一样的Uber。

1.Uber究竟是什么

2008年冬天,Kalanick和Uber的另一个联合创始人Garrett Camp,在巴黎开科技会议,两人在寒冷的冬夜却打不到一辆车,这成了Uber的开端,而Uber核心理念也来自于此:不管什么情况都能帮你快速的叫到车。最初Uber叫做Uber Cab(优步出租车),从产品名字也可以看出,Kalanick当时对Uber的定位也摇摆不清。在旧金山,他们雇佣了几个司机,做了个app就赤脚上路。虽然低调的很,看起来也很山寨,但他们还是收到了旧金山交通局的禁令,原因?名字里有个Cab。在美国做出租车生意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一样,遵循特许经营模式,政府有偿或者无偿提供限量许可执照(medallion),而只有有执照的才能在路上接客,否则都算作非法营运。一张纽约市区的许可执照在二级市场上售价80万美元,那些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新移民司机哪里买得起,于是他们就通过出租车公司租赁牌照,每个月也会付"份子钱"。是的,即使在美国他们也要付份子钱。

Kalanick从小小的挫败里发现,自己当然不能做出租车生意,至少不能明目张胆管自己叫优步出租车,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妙招,说Uber只是一个平台,连接司机和乘客,我在Uber主要做的事情是让司机提供搭车(ride sharing)服务。这样就从监管里切开了小口子。

Uber在全球主要有两种服务,一种是豪车专车服务,也就是Uber Black。在中国、美国、欧洲都存在,并且在受到管制最多的德国和韩国,Uber Black依然保留下来,原因,在于UberBlack一般都和当地租赁公司合作,而司机则来自于第三方劳务派遣。这和国内的一号和滴滴专车模式几乎一样,租赁公司的道路运营许可让一切看起来合理合法。

Uber Black价格很贵,大部分情况下是出租的2-5倍。如果你去拉斯维加斯,就会见到赌场外经常停着豪华礼宾车(Limo),身材健硕的司机开门,长腿美妞们和大佬鱼贯而下。然而,豪车专车市场毕竟小,除了商务市场,谁会有事没事点个豪车呀,这也无法支撑Uber目前的超高估值。况且Uber的愿景是让你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叫到车。租赁公司有限的几辆豪车显然不是解决之道。

而事实上,对于Uber来说,Uber Black只不过是它用来拓展新城市的障眼法。通常的做法是,进入一个新的城市,先开通Uber Black服务让一切看起来合理合法,再推出Uber的核心业务。

这个业务在美国叫UberX,在欧洲叫UberPop,而在中国则叫做“人民优步”。而这个业务里的司机,全是个体户,司机开着自己的车,来给你提供服务,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个找黑车个体户司机的平台。而Uber自称这是非盈利的搭车服务(RideSharing)。

这不得不赞叹Uber的运营能力和策略,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暗渡陈仓,避开监管。

而Uber每到一个城市,通过早期对司机大量补贴吸引司机加入,迅速构建了黑车帝国,Kalanick在接受WSJ(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在这种情况下,你感觉自己是城市之王。”如果你搜索百度关键词指数,会发现”Uber”这个词在3月以后指数猛涨,这正是他们在中国疯狂补贴烧钱的时候,一方面培育用户习惯,另一方面补贴司机。所以,当你问起身边人为什么支持Uber时,最常见的回答是便宜。而便宜,则是人民优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这个如此接地气的名字,正在用中国式的方式占领中国。

人民优步的培训异常简单,而一次培训大多数时候是围绕着如何规避运管盘问展开的。然而不管Uber用Ride Sharing还是拼车或者公益的名称来包裹和定义这个产品,这本质上就是Uber的核心业务,Uber本身构建了一个庞大的出租车公司,和其他出租车公司一样,Uber也收份子钱,唯一不同,你所有的单子全部来自Uber司机端软件。在司机端app,你没法看到乘客究竟要去哪儿,这种故意的产品设计,降低了出租车司机的拒载率,大部分司机接客并不是为了顺风搭人,事实上谋生是他们的主要动力。Kalanick说,在纽约只要你每周干50小时,就能年入9万美元。这是Uber常用的公关手段,描述大饼,吸引司机加入,这个数据当然有水分,只能在Uber刚进入新城市的头几个月做到,但Uber确实提供了很多工作机会,当然关于司机薪酬又是另一个问题了。

依靠着个体户的导入,用补贴杀开市场,凶猛的战略下,Uber已经杀入了57个国家。

2.Uber的文化

Uber的公司文化以凶猛(aggressive)和对抗著称,它把旧金山市场街总部的会议室叫做作战室(war room),忽视大部分国家的禁令,即使在多个国家被查封也我行我素(唯一乖乖停止运营UberPop的是德国),这大概和创始人Travis Kalanick曾经被好莱坞告到破产有关。他从UCLA计算机系辍学以后创立了一家种子搜索引擎和P2P分享公司,和napster一样,新技术碰上旧时代,版权方的牛逼律师就能让你倾家荡产。Kalanick30岁创业做Uber时,还住在父母家里,按照现在的话说,丫就是一美国屌丝。他Twitter头像曾经是安兰德,这个女人可能是上世纪美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女性,而她核心观点里有一条,自私自利是最道德的行为。(altruism is the root of all evil, self-interest is the only good. 无私是万恶之源,自私是唯一的善行。)

Uber来到中国时,也把它的凶猛带到了中国。从把全球主力业务UberX改名为人民优步在中国推广可见一斑。安兰德如果活着,她会是最反对“人民”这个词,某种意义上它暗含着多数人暴政。强调牺牲和利她往往是暴政的开端。而在上周广州查封事件后,Uber推出了“城市英雄”营销方案,你可以用Uber免费叫车,一毛不花。我收费你抓我,我免费看你还怎么抓。Uber迅速宣布降价促销,而促销代码居然是“检查”。满是跟查封行动对抗的意味。当然Uber给司机多少补贴又是台下的交易了。

Uber在中国的城市运营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通常每个城市都只有少数员工。然而中国的城市规模如此之大,驻马店人口就接近纽约,这意味着你需要招、管理更多的司机,于是Uber中国就不得不雇佣大量实习生。而讽刺的是,通常那些实习生做了很多很棒的工作,但几乎没有薪水。

除此之外,Uber还在校园里举办商业大赛,然而当你看到商业大赛的题目时,就会发现这比赛并非为了宣扬公司的文化亦或招募新鲜血液,更像是利用免费的大学生劳动力帮助它拓展市场。商业大赛的初赛居然是为Uber拉客发展新用户,拉的越多越好。而复赛居然是代表Uber慰问当地交警,拍照并发微博软文。当地公司预算有限,也只有剑走偏锋,利用学生做劳力可谓登峰造极。

Uber在遇到大多数禁令时都会置之不理,Kalanick认为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政府沟通。这也是Uber虽然广州办公室被查封,但业务依然继续运营的原因。而通常他们的应对之道是,除非法院判决,忽略政府禁令,鼓动人民群众的力量。Uber相当重视公关,目前聘用了160个说客,奥巴马曾经的竞选团队幕僚长David Plouffe也被Kalanick收罗至公司。当城市运管对个体司机开罚单时,Uber通常都会号召该城市市民集体签名请愿,写信给当地议员,并报销司机罚款。因为坐车价格确实低,还是很多乘客愿意做这样的事。在西雅图和华盛顿Uber都组织过类似的请愿活动。

Lyft是Uber在美国的竞争对手。面对竞争,Uber也不会手软,虽然采用的方式并不恰当。它派了大量的员工坐Lyft的专车,并鼓动司机换到Uber平台,打Lyft专车并放鸽子。

市场推广策略也是如此,有一段时间很多人转载关于Uber成为了约炮新工具的新闻和段子,相同手段,他们也在法国里昂用过,当时的广告里,有一堆丰乳肥臀的模特,而Uber告诉大家,用Uber你就能“打到”她们让她们陪你一天。在硅谷知名女记者Pando创始人Sarah Lacy 写文章抨击这一现象后,Uber的副总Emil Michael居然在内部会议上说,要花100万美元,挖记者黑材料然后搞垮她。当时舆论一片哗然,第一次让Kalanick连发13条twitter道歉。

这种精英主义的做派,让Kalanick更倾向于把司机当作工具。他不止一次的在媒体宣称,希望自动驾驶早点实现,这样可以让所有司机都下岗。而欺骗司机的情况也屡次发生,比如给你发短信告诉你来总部拿钱,实际上是为了收走发给你的iPhone。很多早期员工也因为这种过于凶猛和对抗的公司文化而离职,纽约创始团队曾经发生过大规模离职,纽约前总经理Matt Kochman说为了实现公司愿景、推广产品而不管不顾规则太不负责,鼓励司机公开违法也如此。而留下的都是认同公司文化的,也是凶猛(aggressive)的员工。有点像洗粉?不是么。

3. 为什么Uber可以比出租车便宜?

在这里,我们谈论的是Uber的黑车应招产品:美国的UberX、欧洲的UberPop和中国的“人民优步”。人民优步,在杭州的定价是这样,每公里1.9元,每分钟0.3元,没有起步价,最低消费10元。相比出租车,10元起步价,每公里2.5元,10公里以上每公里3.75元,每等候4分钟2.5元的价格来说低了不少。再加上Uber时不时的折扣促销,便宜成了人民优步的巨大标签。前不久广州查封之后,Uber立即作出回应,人民优步一律七折。而在纽约、波士顿、萨克拉门托,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一些地方每公里只需要0.9美元,这比出租车低不少。

为什么Uber可以做到价格如此之低?

大西洋周刊记者的一篇调查报告里,Uber所收取的每单服务费在23-28%之间,尽管Uber宣传自己只收20%的服务费,但经常有一些杂费出现在分成账单上。而传统的出租车行业里,根据2013年披露的信息,北京、上海的单班出租车承包费为5000元,双班为8200。而在这些大城市,扣除份子钱、油费、违章罚款、维修保养出租车司机一个月也就能赚6000左右,这还是在司机大幅度提高工作时间的基础上,大部分司机都会超八小时工作并且没有法定假日。每天工作八小时,几乎不可能有太多收入。

需要注意Uber的份子钱和出租车公司的份子钱并不是一个概念。Uber所收取的服务费,仅仅提供了司机乘客的撮合信息。Uber的成本极低,份子钱几乎都是Uber的利润。而在出租车公司收的份子钱里,包含了给司机的最低工资和社保,这部分占1700-1800元人民币。还有汽车折旧费用,在上海,一辆出租车只有5年营运时间,而北京是6年,一辆12万的车,每年的折旧费用为2万。此外还有车辆的保险、年检、计价器GPS安装检测、场租和出租车公司的管理费用以及税金。这些扣除的费用之外,就是是出租车公司的利润。行业协会的数据,通常为8-10%。8000元的份子钱,800的利润。

表面上看Uber车费便宜的根本原因是份子钱更少。

Uber的典型公关方法是,告诉大家来做司机吧,我能让你赚很多钱。在纽约每天开8小时,一年能赚9万美元,就是他们曾经的广告。要知道全美传统出租车司机的平均薪水仅为3万美元,Uber宣称纽约UberX司机薪水是普通司机的三倍,甚至超过了全美科技行业的平均薪水,后者为87811美元。然而越来越的Uber司机开始抱怨,做Uber司机并不能赚到什么钱。除了交给Uber的份子钱,你还要自己支付社保和纳税、汽油、汽车保险、汽车融资,汽车维护保养、手机话费,扣除这些费用甚至时薪低于法定最低工资,Business insider和纽约时报都有相关的报道,一个新泽西的全职Uber司机,每小时薪酬仅4.5美元,一个菲尼克斯的司机每开一英里仅赚0.3美元。这个收入甚至还没有把车辆折旧计算在内,IRS美国税务局给出的官方参考,每开一英里,车子成本为0.56美元。Quora上有许多Uber司机抱怨,在旧金山,即使每周工作60小时,一年也只能赚7.5万美元。扣掉油费、保险、税金、维护保养费用,只有4万美元净收入。Uber的保险都是司机个人的车险,价格比出租车车险低不少,理论上如果发生车祸,并且处于营运中,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此种风险,全由司机承担。

在美国叫Uber通常遇上的都是新移民,尤其以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居多,他们并没有太多工作的机会,虽然每小时薪酬低,但总好过失业。所以华尔街日报曾经评论,Uber其实是提供了低工资长时间的工作机会。

Uber进入新城市时,通常会给司机补贴,比如在中国的发展策略,高峰期给三倍补贴,乘客付10元,司机收到的是30元。反正有了百度的2亿美元,烧钱也是件开心的事。因为初期补贴策略,容易吸引大量司机,杭州的人民优步司机已经有3万人,3倍于出租车,高峰期每天能发展500人,司机发展一个下线送200元人民币,培训室里挤满了人。

听起来不错不是么?然而司机的增加势必导致车辆供给的增加,Uber补贴以后的第二个策略就是取消补贴加降价,这时候已经不需要这么多司机了,大量司机不得不竞争有限的订单,总有人会接受降价后的费率。在美国48个城市Uber已经降价了,司机们几次抗议,不情不愿,但毫无办法,理论上,他们都不是Uber的员工,仅仅是个体户而已。

对乘客来说,低费率看起来是好事儿,然而这低费率是建立在避税,将用车成本转移给司机、让司机承担低工资的基础之上。在这一点上,Uber和出租车公司没有不同,当然他可能更有效率,扩张的更快。

4.Uber的争议问题和广州查封事件

Uber存在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点:

安全性问题。印度新德里的强奸乘客事件(请别问我为什么印度这么多强奸犯),美国芝加哥Uber司机斧头砍乘客事件,巴黎夜总会Uber司机强奸醉酒女士事件,以及旧金山Uber司机除夕夜撞死6岁女童事件。前三者都是Uber司机对乘客的威胁。作为黑车大联盟,实际上Uber已经比传统黑车安全的多。因为注册司机,你需要身份证、电话,在部分地区Uber还承诺会查犯罪记录。在使用Uber时,GPS会记录下该车的轨迹。然而和传统的出租车行业比,Uber对司机的筛选并不严格。在中国,只要你填下姓名车牌信息,甚至不需要驾驶证、行驶证和保险单据,你就能顺利注册成人民优步司机。很多人抱怨Uber司机不认识路,经常来回绕,大量的新手司机让这种情况这难以避免。

在美国,从事出租车行业,除了体检、无犯罪记录,还考察过去五年的交通违章情况。纽约的出租车在后座放了小屏幕,上面实时显示出租车的路线,杜绝一切绕路的可能。另外所有的出租车,都有对残疾人的无障碍服务。

而Uber和出租车在安全性上最大的差异在于保险。个人车险和营运车险千差万别,你坐上人民优步,得不到任何保险,除非你指望出了车祸司机能把保险公司的定损员给糊弄过去,我相信在中国,很多人也是这么干的。美国的UberX最早也如此,指望私人车险能蒙混过关,但车险公司Geico、Allsate、State Farm纷纷表示我们不愿意做冤大头,多方压力下Uber这才掏钱给这些车上了保险,而且这保险仅仅是车上有乘客时有效,当你开车接客出车祸时,比如之前我提到旧金山司机撞死6岁华裔小朋友事件里,Uber只会拍拍屁股走人。那个悲剧事件中的司机正面临过失杀人罪的指控。

合法性问题。这是Uber在全球受到封杀的最主要原因。不管在本土美国,还是在欧洲南美,Uber一进入,当地运管都会迅速行动,开出罚单,理由都是同一个,非法营运。不管巴西运管罚800美元,澳洲运管罚3000美元,美国运管罚500美元,Uber都会在第一时间非常强硬的回应,给司机全额报销罚款。只有在德国,当法官判定如果继续有违规运营情况一次罚款25万欧元时,Uber才声明停止业务。广州查封事件只是全球化针对Uber抗议浪潮的一小部分。中国舆论都说你怎么能钓鱼执法呢,而事实上钓鱼执法(sting operation)在全世界都被用来作为打击犯罪的有效手段。钓鱼执法和构陷执法(entrapment)有本质区别,后者引诱人犯罪,属违规执法操作。Uber作为搅局者,搅动了传统的出租车行业利益链条,在美国纽约,一块出租车牌照的价格已经从100万美元降到了80万美元。它受到的质疑、争议和管制几乎是必然的,而它对抗性的态度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动态定价问题。几年前在波士顿,Uber通过研究数据发现,每周五周六凌晨都会有大量人叫车,而能服务的车又很少,这个时间年轻人刚刚准备从酒吧或是朋友聚会离开准备回家,而司机早早就收工回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Uber开发了动态定价系统,叫车的价格随着需求供给匹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在需求旺盛而供给不足时,提高车费,这提升了司机的积极性,更多的车出现在街头愿意接客。下图就是Uber动态定价的一个简单模式。



这个模式在经济学上看起来无懈可击,并且算法是实时,几乎是最有效率的方式。然而我们这个世界远比几个nerd弄出的模型和供需杠杆复杂。

你去参加个新年跨年,结束了想打个车,发现价格翻了几倍,跑去参加个音乐节,起步价又是几倍。这个模式,和现在停在街头的出租车不打表一口价又有什么区别?坐这类出租车你还能讨价还价,而一不小心点了Uber,那扣掉的费用会让你吃惊。下图是个美国小姑娘,在自己生日派对结束后打车回家,结果一看账单给吓坏了。对她来说,故事的结局是幸运的,众筹站gofundme上的网友纷纷解囊,帮她买单。



如果这些还算能理解,那么以下情况,会让用户对Uber嗤之以鼻。13年12月纽约暴风雪,Uber费用一下子涨到8倍以上,而去年12月悉尼人质事件里,周边地区的打车费提高了四倍。美国、澳洲网友纷纷在twitter上表示Uber发国难财。在经济逻辑上,动态定价堪称完美,考虑到现实世界的各种突发情况,Uber必须做一些妥协。

5.Uber的估值这么高合理么?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Uber的估值在E轮融资后已经高达410亿美元。而上一轮融资的估值是182亿美元,再上一轮则是38亿美元。这是人类历史上私有公司估值增长最快速的例子。举几个例子类比,它已经超越了260亿市值的特斯拉、168亿市值的索尼、184亿美元的万豪酒店集团。

目前泄露出来的数据,Uber的14年净营收为20亿美元,13年2.13亿美元,差不多一年时间翻十倍,势头凶猛。

然而目前的Uber,虽然推出了一键呼叫直升飞机、在杭州西湖叫游船等业务,但这些都尚算营销噱头。主力业务,还是类出租车公司的撮合、匹配加提成。全球出租车市场总年收入约为1000亿美元,年增长2-3%,增长幅度有限。单存把Uber定义为一家巨型创新出租车公司没法维持410亿美元的高估值。

在一定程度上,Uber的估值要靠更多的故事支撑。Uber多次强调自己并不仅仅是一家汽车服务公司,它也是个物流公司,将人或物件来回运送,送你的孩子去读书,帮你从机场接父母,喝酒的时候送你回家,也许还能帮你把现金存进银行。它在未来也可以是个无人驾驶车公司,在匹兹堡CMU(卡耐基梅隆大学),谷歌已经和Uber在联合研发无人驾驶技术。它认为自己改变了汽车使用和拥有的模式,在未来你不需要买车,叫Uber就足够了。它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效率和平台,在偏远地区也建立起出租车队来,而传统的出租车在这些地方因为规模经济问题并不存在。

故事很美好,现实很残酷。曾经风光无限十亿美元俱乐部成员fab,不久前以1500万美元价格被并购。高估值下,Uber只有往前一条路。

很多年前Kalanick曾经被全美电影协会、唱片产业协会和音乐出版商协会起诉,导致公司破产清算。再一次,Uber又在全世界不断挑战法律的边界,在越来越多的硅谷人喜欢把熊彼特的“disrupt”(颠覆性)挂在嘴边时,我们必须审慎的衡量新技术对这个世界的影响。

【IT时代网、IT时代周刊编后】说了这么多,Uber还未完全适应水土的中国,该如何应对呢?可以确定的是,Uber在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应该依法走完营业执照办理流程,遵守中国市场的游戏规则,与政府部门、广大车主和乘客进行充分沟通,共同寻求解决之道,才能拿到中国市场的“通行令”。作为外企,在优化服务,提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神秘感”,表现出更值得信赖、积极主动的形象才是正理。【责任编辑/李响】
telegram:ebit521
https://weibo.com/ebiter